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巴蜀全书编纂委员会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首页 | 巴蜀全书 | 蜀学春秋 | 巴蜀文库 | 巴蜀资讯 | 巴蜀论坛 | 国学纵览 | 巴蜀文化 | 巴蜀名贤 | 当代学人 | 研究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学纵览 > 正文

从“二十四孝”陶塑看中国孝道(下)(图文)

杨勇伟  《收藏界》2013年第12期  2013-12-11     【字号 打印 关闭

  鲍出贼营救母(图13) 
  鲍出,字文才,一说交才,东汉时期司隶京兆尹,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了。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救回家。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母亲背回家乡。雕塑似乎选取的是鲍出背着坐在竹笼中的母亲回家乡的情景。 
  紫荆复萌(图14) 
  田氏兄弟分别取名田真、田广、田庆,因为兄弟和睦,同心协力创业,所以家境十分兴旺,家中庭院里有棵高大的紫荆树,为田家烘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有一天父亲把三个孩子叫到床前交待说:“人生在世,要以勤俭为本,孝义为师。我走后,你们兄弟要和睦相处,三人一心,黄土成金,这就是兴家之道。”谁知田老汉刚死不久,三个媳妇就闹起了家务纷争,并且越闹越厉害。兄弟三个没有办法,只好商量着分家,所有家产都一分为三,最后由于院中的紫荆树还没有分,三个媳妇互不相让,吵到半夜,最后决定将树一截三段,三家各得一段。次日要伐树的时候,发现满树的红花败了,绿叶枯了,紫荆树死了!一棵红花绿叶的大树怎么说死就死了呢?老大田真说:“这棵紫荆树是咱田家兴旺发达的象征,树兴旺,家兴旺,老父亲临终,再三嘱咐咱们要和睦相处,振兴家业,老人尸骨未寒,咱们就闹起了分家,这棵树是替咱们羞死的!”说罢就号啕大哭起来,老二老三也哭起来,媳妇们也跟着哭了起来,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最后三个媳妇发誓:“咱不再提分家啦,往后谁再起二心,天打五雷轰!”语音一落,只见满树的红花重新绽放,紫荆树真地又活了,从此,田氏三兄弟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齐心协力,重振家业。雕塑表现的是田氏三兄弟站在枯死的紫荆树前痛哭的情景。 
  丁兰刻木事亲(图15)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雕像选取的是丁兰在母亲的木像前禀告的场景。 
  孟宗哭竹生笋(图16) 
  孟宗,字恭武,三国时江夏人,年少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去世,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一日母亲深感不适,孟宗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母亲的病。因为正值凛凛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在担心忧愁中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地上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小孟宗看到时心里特别高兴,他小心地摘取了竹笋,欢欢喜喜地回到了家里,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母亲喝了笋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雕塑表现的就是孟宗在竹林中捂面痛哭,地面上冒出了鲜嫩竹笋的场景。 
  杨乙行乞养双亲(图17) 
  杨乙,唐代圩桥人,家徒四壁,没有固定的资产,专门靠讨饭奉养父母。每天讨来的食物,一定要带回家侍奉父母,父母若是没有吃,他即使是饥饿难忍也不敢先尝一口,一定要等父母用过之后自己才敢食用。如果讨来的有酒,他就一定要双膝跪地,双手捧给父母,等父母一起举杯共饮,然后站起身,一边跳舞助兴一边唱山歌或莲花落,让父母高兴。人们见到后,感慨杨乙真是个孝子,说:“他不过是一个讨饭的,却能这样侍奉双亲,其人品一定有可取之处。”乡人因此而共传其孝名。有的人敬佩他的孝行,怜悯他家中穷苦,赠给他金钱,希望帮助他孝敬父母,杨乙却是坚持不受,说:“不是应该得到的东西,只会令双亲蒙羞。”有的人劝他给人打工,挣钱养活父母,不必再去乞讨,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只有我一个儿子,我如果去给人打工远离父母,何人来侍奉父母呢?”众人因此更加敬重他。后来,父母相继去世,都是杨乙乞讨募得棺木,杨乙脱掉自己身上的衣服殓葬父母,哪怕是数九寒冬,冷风刺骨,他都不顾。他把父母薄葬在野外,就露宿在坟墓旁日夜哭泣,悲声不绝,每年按时祭奠。后来,忽然无意中发现墓地旁有异常,心想:是不是盗贼夜里埋的赃物在里面呢?于是就挖开来看,赫然发现一窖黄金,上面写有六个红色大字“天赐孝子杨乙”。杨乙向天叩拜,拿这些钱重新安葬父母,剩余的钱置办田产盖了房屋,从此成为一个富翁。雕塑选取的是故事的主题:杨乙双膝跪地,将乞讨来的食物侍奉给父母。 
  韩伯俞泣笞伤母(图18) 
  韩伯俞,西汉时期梁郡人,生性十分孝顺,侍奉父母体贴入微,母亲很喜欢他。只是母亲性格严厉,对伯俞虽然疼爱,但如果偶然因某件事触怒了她,就会举起手杖打他,他既不辩解,也不哭泣。有一次母亲又发怒用手杖打伯俞,但因为年高体弱,打得不很疼,伯俞忽然哭了起来,且哭泣不止。母亲感到奇怪,问:“过去打你的时候,你就笑着让打,从来没有哭过,如今为何这么悲伤,难道是下手太重打得很疼吗?”伯俞说:“不是的,过去挨打,十分疼痛,知道母亲身体康健,儿心里庆幸母亲疼爱我的日子还很长,可以经常享受母子天伦之乐。今天母亲打我,我却一点儿也不感到疼痛,可见母亲体力衰弱,心中因此悲伤,情不自禁,所以就哭起来。”母亲听了,扔掉手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伯俞的孝顺之心如此诚恳真挚,特别感动人。此件雕塑有残,似乎表现的是母子二人对话的情节。 
  崔孝芬事婶如母(图19) 
  崔孝芬,字恭梓,北魏博陵安平人。平时侍奉叔婶如侍奉父母一样,每天早晚率领弟弟前往请安,每次进出都要禀告。叔父去世后,孝芬侍奉婶母依然如故,家中的事情不论大小,一定要先得到允许而后才做,兄弟每次外出,得到的物品不论大小都要奉献给叔母,以为四季之用。婶母慈祥,把孝芬兄弟当亲生儿子来对待,对他们的妻子也不分彼此厚薄,因此,一家大小二十多年没有一点闲言。孝芬的弟弟孝讳对兄长十分恭顺,凡是侍坐、饮食、进退的时候,孝芬如不说话,他就不敢先说。孝讳经常是鸡叫时就起床,穿戴整齐,到兄长和嫂嫂的住处请安。妯娌之间也是相亲相爱比亲姐妹还要亲,衣服鞋子不分彼此,互通有无,整个家庭欢欢乐乐,一团和气,一派欢乐祥和气象。
  王武子妻割股奉亲(图20) 
  王武子,河阳人,唐开元年间征涉湖州,十年不归。家里非常贫穷,他的妻子每天以织履作为生计,但是对婆婆却是非常孝顺。有一天婆婆生了病,听说想让婆婆的病情好转,非要吃人肉才能治好,王武子妻遂将自己大腿之肉割下来做成羹汤给婆婆吃,婆婆吃了羹汤后病情立即痊愈。雕塑表现的是故事的主题:割股奉亲的情景。 
  原谷拖舆谏父(图21) 
  原谷,实名元觉,又称圆觉、袁觉。原谷有个爷爷,年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想抛弃他。原谷那年十五岁,他对父亲好言相劝,说:“爷爷养儿育女,勤劳节俭一生,你怎么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他的劝告,做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带了回来。父亲问:“你带这个不吉利的东西回来做什么?”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辆,所以现在先收起来。”父亲听了很惭愧,对这件事很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来赡养他。 
  啮指痛心(图22)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雕塑选取的是母亲啮指曾参痛心的情节。 
  刘明达卖子行孝(图23) 
  刘明达家里非常穷困,没有能力养活母亲和孩子,看着母亲一天天消瘦,为了侍奉老母,在无奈之举下,就将自己的孩子卖给了路过的王将军。他的妻子见儿子被卖,连声呼唤,肝肠寸断,自尽而亡。雕塑表现的情节就是刘明达将孩子送到了王将军的手上,妻子赶来,痛不欲生,刘明达转身拦住妻子,安慰她。 
  陆绩怀橘遗亲(图24) 
  陆绩,字公纪,三国时期吴国人,是个天文学家,自小受父亲高风亮节的熏陶,深懂孝、悌、忠、义之道。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袁术家中做客,袁术提出的问题,陆绩对答如流,不卑不亢。袁术惊叹小陆绩的才学,拿出橘子招待他,陆绩悄悄地往怀里藏了几个橘子。临行时,怀中的橘子滚落在地,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神色自若地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将来肯定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雕塑表现的是陆绩怀中的橘子掉到了地下,高高在上的袁术责问他的情景。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孝”一直被世世代代传承着,子女对父母尽孝乃天经地义之举,子女从父母那里传承了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敬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意思就是孝指孝顺,尽心奉养且绝对服从父母。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对内心的“敬”最好的表达就是“顺”,“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所以孝的本质是“顺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能终身按照父亲的价值取向行事的人,这样也就是尽到孝了。而人之行孝,又不能离开敬,孔子曰:“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有敬爱之心。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商周时期。在古代,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祖先是我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很多都体现出后人对祖先孝敬的,凡是子孙铸造鼎彝之器来祭祀祖先的,必定要把对祖先的称呼铸在铭文中,以表达对祖先神明的孝敬,如“祖甲、祖乙、祖丁、父甲、父已、父丁、父癸、母戊、母辛”等,这些都是后人对死去先人的祭祀称呼,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先人的行孝之道。 
  以上《二十四孝》的故事情节都十分的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虽然当中有一部分是所谓的“愚孝”,但这些愚孝故事也体现出了古人的传统美德,其行为虽不足取,但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提倡学习的。“百善孝为先”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虽然不必像古人那样做那些激烈的行为,但是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品格高尚的人。

 

1.jpg

2.jpg

3.jpg


【编辑:邹艳】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上一篇:从“二十四孝”陶塑看中国孝道(上)(图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