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建立于1996年4月24日,原名四川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随着重庆市直辖和四川三峡学院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同时为了加强三峡文化研究工作,促进学院有三峡特色的学术研究体系的建设。学院于2000年1月4日决定重新组建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重新组建的三峡文化研究所为跨系科的独立研究所,程地宇教授为所长,任桂园副教授为副所长。研究所实施了专职研究人员与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科研项目管理责任制,合同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现已在院内各系、处、所聘任8名兼职研究人员,并院外聘请了冯光钰教授、江碧波教授、管维良教授、蓝勇教授、郑敬东教授、郝明工副教授等知名专家为特邀研究员。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建立5年来,在三峡文化研究与应用上作了大量工作。编辑出版了《三峡文化研究》(第一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三峡文化研究(第二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两书收入本院及三峡库区学者研究三峡文化的论文87篇,累记110万字,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研究所承担了重庆三峡学院与巫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巫山文化研究及巫山旅游业深度开发全面合作协议》的主要任务。为了配合2000年6月“首届巫山神女文化旅游节”活动,编印了《巫山神女文化·巫山文化论》,提出了巫山神女文化和巫山旅游文化的框架结构和理论基础;为了巫山小三峡旅游的文化含量,受巫山县政府之托,重新撰写了小三峡导游词《巫山梦·宁河情》;为了提高巫山导游及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基础知识,编写了《巫山旅游文化导游知识手册》(27万字)。2000年巫山小三峡——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及重庆市“最佳旅游景区”殊荣,《导游词》和《导游手册》均发挥可重要作用,现已被巫山县政府、巫山县旅游局指定为导游及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培训的教材和考核依据。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在有计划地开展三峡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致力于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三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生产力。研究所现承担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巫山旅游文化研究及应用”。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常务机构设在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