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巴蜀全书编纂委员会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首页 | 巴蜀全书 | 蜀学春秋 | 巴蜀文库 | 巴蜀资讯 | 巴蜀论坛 | 国学纵览 | 巴蜀文化 | 巴蜀名贤 | 当代学人 | 研究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 > 巴蜀名贤 > 近现代 > 正文

刘 沅

  成都日报  2011-06-21     【字号 打印 关闭

刘沅:川西夫子 槐轩传世

  刘沅,清代举人,字止唐,一字讷如,号清阳居士,四川双流县人。作为清代著名的儒学大师、教育家、宗教思想家、医学家,其学术被称为槐轩之学,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槐轩学派、刘门教以及川中中医火神派的开派师祖。其著作《槐轩全书》,以儒学元典精神为根本,融道入儒,会通禅佛,体大精深,鸿篇巨制。

  刘沅治学不分门户,融汉宋、古今文、儒释道三教于一体,提倡以天理人情折中是非,其学多有独创。世人尊称他为“一代大儒”、“通天教主”、“川西夫子”。

  曾经命运多舛

  刘沅的父亲刘汝钦曾在清代名将岳钟琪部专办粮草,随军队四处征战。退役归家之后,特别注重对儿子刘濖、刘沅的教育,送他们进私塾、入县学,望子成龙。

  刘家家学渊源,刘沅更是得惠于此,生而颖悟,沉潜嗜学,从小随父兄读书,七岁便可成诵。民间传说刘沅爱书如命,一时传为佳话。据说道光年间,刘沅家里已收藏几万本书。有一次,强盗犯境,城里居民纷纷出逃,唯有刘沅端坐书房,不为所动。强盗来了问:“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为何不跑?”刘沅回答:“书是我的命,书没有了,要这命有何用处?”强盗听毕,肃然而退。

  在那个时代,作为年轻的贯通儒学的读书人,刘沅一心所想也无非是科举仕途一路。起初,刘沅的这条道路颇为顺畅。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他以第一名入为双流县庠生,又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被选拔为贡生。但是次年父亡家贫,刘沅无心仕进,便在家乡双流县开门课徒,以收入补贴家用。其间,刘沅继续参加科举,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选拔明经,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拔贡中试举人。他虽屡次乡试中榜,但皆念高堂老母,形孤体弱,不愿离去。

  命运多舛,刘沅顺畅的科举之路也到此为止。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刘沅三次参加会试,但是三次皆名落孙山。刘沅倍感失落,一时不做它想,一心留守成都侍奉母亲。

  嘉庆元年,刘沅之兄刘芳皋中进士出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刘沅随之北上,一则与兄做伴,二则游山玩水,以消解名落孙山之苦。兄弟二人途经湖北当阳县紫柏山时,刘沅遇到了他一生当中的第一个高人——静一道人。

  或许是与刘沅的宿世因缘,这位隐居于紫柏山的静一道人,向偶遇于此的刘沅讲解了养身之道和儒家某些观点,临别还赠予一部《道德经》。静一道人的教诲,让刘沅“讶其与吾儒同”,发现道家修养理论与儒家道德似有相通之处。这次巧遇,对即将而立之年的刘沅无疑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他开始有意识地把儒家理论和道家之学联系起来,初步窥探到了这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次奇遇,可以说为刘沅日后留心道学,自成一说,在学修上开辟“贯通儒道”的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基调。

  得遇野云老人

  易理之学,算是刘家的家学。刘沅曾祖刘嘉珍因力弱而好读书,祖父刘汉鼎则好读《易》,曾著有《易蕴发明》一书。刘沅之父刘汝钦则精于易学,洞彻性理。刘沅融道入儒的思想,以及关于道家追求“纯一”即是《大学》“止于至善”的思想,主要渊源于此。然而,刘沅一生成就,除了家学渊源和自己的聪敏苦学外,他一生中所遇的两位高人也居功至伟。第一位高人是前文提到过的静一道人。另外一位则是野云老人。尤其是后者,实为刘沅的救命恩师和命中贵人,他不但改变了刘沅的人生命运,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日后的学修方向。

  刘沅在京逗留不久即告别兄长,回到家乡双流县,专心讲学侍母。不料先是两个侄子病亡,接着自家坟地被豪邻侵占,母亲为此忧愤发病。情急之下,刘沅竟也病卧床榻,忧心不已。诸事不顺,少年时本已身体羸弱的刘沅更加疲惫不已,自觉命不遐长。

  嘉庆三年(1798年),刘沅病体稍愈,一天在本地彭家场集上遇到一位卖药老人,“形容殊异,心爱敬之,求示延年之方”——这就是野云老人。野云老人给了刘沅治病药方,并告诉他“人生自有长生药,返求诸身心可也”,向他阐述了“仁者寿,大德必寿”等圣贤之言,嘱咐他存心养性。刘沅见老者不凡,顿有所悟,遂拜其为师,自此在老人的指导下静心服药、锻炼,还学会了野云老人静心养性的内功。不到两年刘沅病体完全好转,且日趋强健。野云老人所传的根本即“存神养气即存心养性”,其实质就是道教丹道养生与儒家修身两者的融合。

  刘沅跟随野云学习了8年。野云老人教导刘沅时年将近八十,当时刘沅36岁。此后刘沅更益励修,身体日壮,学问大有进境,门生也日渐增多。刘沅曾不尽感慨地说:“回思平生辛苦备尝,几如再世,使不遇野云老人,早归大暮。”刘沅在青少年时期身体羸弱,几番临死,得授野云老人之教后,竟然在晚年连得八子,将近九十岁才逝世。从一介病夫到多子福寿,此番经历,使刘沅对道家养生的丹道思想至为信从。这也决定了在他的学修体系中道家丹道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槐轩”讲学成大儒

  嘉庆十八年(1813年),刘沅从双流县柑梓乡三圣村(旧名云栖里)祖宅移居成都南门淳化街(又名三巷子,1959年修建锦江宾馆时拆除),自建房屋,新立门户。因新的宅院中有株百年老槐树,浓阴掩映,雍穆恬静,刘沅遂名宅曰“槐轩”。学识深厚,学修有成的刘沅在“槐轩”开始了坚守如一,长达四十余年的讲学、治学的道路。终至成为一代“大儒”。

  刘沅有教无类,教学报酬不计多寡,家贫学子,无钱一样可以就学。清《国史馆刘沅本传》记载:刘沅“知行合一,以身教人”,“平日裁成后进,循循善诱,著弟子籍者,前后以千数,成进士登贤书者百余人,明经贡士三百余人,熏沐善良得为孝子悌弟贤名播乡闾者,指不胜屈”。

  刘沅几乎每天都在槐轩给门人讲学,其创立的槐轩学说,经学界、佛教界和道教界都非常认可的。四十余年,刘沅门生弟子遍布西南各省,世称“槐轩学派”(亦称“刘门”)。刘沅也被誉为“塾师之雄”,当时学子均以“槐轩门人”自豪。其学术则有遍及西南各省与大江南北之势,“学术界人士,不少以得遊其门庭,为高尚其事也”。刘沅在世之时,其学修已经远播他省,被人尊称为“川西夫子”。近代陈寅恪、梁漱溟、蒙文通等国学大师皆服膺其学。

  刘沅教学力图从儒家经典中阐发古代圣贤的精言微意,构筑自己的学修体系;而其治学又注重吸取佛、道,特别是丹道思想的养分,遂终成一家之言——这也是刘沅成为“槐轩学派”创宗人物的根本之点。所以,刘沅所授之学以儒学为主,会通道、佛。他认为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也正如他所言:“佛言明心见性,尽其心,知其性也;道言修真养性,修即修己,养即存养;吾儒穷理尽性,心外无理,除却存心养性,又有何道。”

  刘沅的思想就像一个丰富的宝库,所以他的教学不仅有经史子集,也有医学、宗教、教育、民俗等各方面的内容。他吸取内丹修炼法,主张性命双修,教授学生练静心养性的“坐功”,晨夕宴坐,平心存性,以强健身体;他还提倡“救阳济幽”,有记载显示,刘沅常利用在槐轩书院讲学的空余时间为徒弟、病人诊病开方,他虽不行医养家糊口,却行医道救死扶伤,而且其培养的弟子郑钦安先生,日后成为中医火神派的开山之祖。

  道光五年(1825年),清廷授刘沅文职正二品资政大夫(散阶)。道光六年(1826年),礼部下文,时年六十余岁的刘沅又被选授湖北天门县知县。但刘沅淡泊功名利禄,早绝仕进之念,托词居家为亡母守孝,乞假还乡,不久即获准改授国子监典簿放归。清国史馆《刘沅本传》有记载,刘沅“安贫乐道,不愿外任,改国子监典簿,寻乞假归,遂隐居敎授”,一直到咸丰五年(1855年)去世。

  《槐轩全书》当世罕见

  刘沅长期从事讲学,其弟子以千数,再传弟子以万计。“槐轩学派”亦由教书讲学的团体逐渐转化形成教团。在传经讲学期间,刘沅数十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光绪年间,刘沅之子刘梖文及门人刘芬等人集资创办守经堂,选集刘沅著作22种刻印成《槐轩全书》发行于世。《槐轩全书》内容之宏富,方法之独特,论述之精深,为当世所罕见,堪称鸿篇巨制,是传统文化中罕见的会通儒释道三家精要,并具完整学修体系的珍贵文献。

  刘沅奉儒家元典为“圣人之学”,而其“圣人之学”亦包囊了佛家和道家学说的精要在内。在他看来,诸多学者只知学习孔孟之道,其实佛家与道家的真知灼见均与孔孟之道相合相契。刘沅这一独创的思想,在他的著述中随处可以见到,这也意味着刘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而他的终极目的则是要通过“存心养性”达到“止于至善”,即“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是刘沅思想的真谛,也是刘沅在《槐轩全书》里通篇所构筑的庞大理论体系的核心所在。

  刘沅《槐轩全书》另一深远影响,是在刘沅身后形成了一个以刘沅槐轩之学为宗的槐轩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刘咸炘、刘咸荣、刘咸焌、颜楷、刘芬等,并在其身后形成了一个民间宗教派别即刘门教。

  刘沅晚年致力于公益,集资筹办慈善事业,修复祠庙。如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主持修葺成都武侯祠,重新审定树立祠内文臣武将塑像。现在,武侯祠内47尊蜀汉历史人物塑像中,有25尊是在刘沅的主持下重塑的,至今人们所见仍为刘沅调整后的风貌。刘沅还在祠内留下了33通碑碣,除两廊每尊塑像前的小石碑计28通外,另有《汉昭烈庙从祀功臣记》碑、《巍然庙貌》诗碑等五通。今天成都武侯祠尚存刘沅撰书的《巍然》等碑石,杜甫草堂尚存刘沅撰书的一块七律诗碑。其书法圆润遒劲,取法甚古,风采动人。此外,刘沅还重修了位于成都西郊的黄忠墓。而刘家人自刘沅开始,五代人关爱武侯祠,堪称蜀中佳话。

  清同治年间,经四川总督锡良奏准,清国史馆为刘沅立传,清末翰林院编修伍肇龄在刘家府宅门首题“清儒林刘止唐先生第”,黑底金字,庄严肃穆。民国时期,簇桥地区“刘门”弟子在簇锦镇修建儒林祠,供奉刘沅。1956年改为省物资局仓库,今已不存。

  新中国成立后,“刘门”终结。但《槐轩全书》代代相传,一代大儒的“圣人之学”亦会福泽后世,绵延不绝。


【编辑:邹艳】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隆莲法师
上一篇:蒙文通其人其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