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巴蜀全书》编纂组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首页 | 巴蜀全书 | 蜀学春秋 | 巴蜀文库 | 巴蜀资讯 | 巴蜀论坛 | 国学纵览 | 巴蜀文化 | 巴蜀名贤 | 当代学人 | 研究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 > 巴蜀全书 > 成果选粹 > 正文

《蜀石经》

  巴蜀全书网  2017-10-10     【字号 打印 关闭

 

蜀石经
 
 
1.jpg
作者:(五代后蜀)毋昭裔创刻
版本:民国刘体乾藏蜀刻宋拓本
册数:一函8册
系列:巴蜀文献珍本善本系列
 
《蜀石经》又称《广政石经》《孟蜀石经》《石室十三经》《蜀刻十三经》,创刻于五代后蜀广政初年,由毋昭裔创议并主持,为儒家“十三经”经注最早的完整辑刻。
 
 
2.jpg
《蜀石经》书影
 
毋昭裔以唐《开成石经》为蓝本,通过对经文的精心订正,然后聘用著名书法家书写、精湛刻工刊石。广政七年(944)刻成《孝经》《论语》《尔雅》,由简州平泉令张德钊书写。广政十四年(951)又刻成《毛诗》《礼记》《仪礼》《周易》《尚书》《周礼》及《左传》前十七卷。其中《毛诗》《礼记》《仪礼》由秘书郎张绍文书写,《周易》由国子博士孙逢吉书写,《尚书》由校书郎周德正书写,《周礼》由校书郎孙朋吉书写,而《左传》前十七卷则未著书写人名姓。
至北宋又继《孟蜀石经》后补刻三经: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蜀帅田况将《左传》续刻完毕,又增刻《公羊》《穀梁》二传;徽宗宣和五年(1123),蜀守席贡又补刻《孟子》。至此,儒家“十三经”便皆刻于四川成都府学,后世通称为《石室十三经》。这是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也是儒家经典体系第一次获得“十三经”之称,意义重大。
 
3.jpg
《蜀石经》书影
 
《蜀石经》虽然依仿唐代的《开成石经》,但在刊刻经典文献的正文外,还于各经句下以双行小字刊列注文,这不仅有利于民间校对经注文字,还为人们正确理解经文意义提供了注本,大大促进了儒学在蜀中的普及。
 
《蜀石经》的书法与刊刻都出于当时名家高手,书法优美,刊刻精整。其所用石料,系成都附近灌县的青石,经琢磨后双面刊刻。经石呈长方形,其厚度约为三厘米。每块经石都在其侧面刻有序列编号,各经篇目章次。
 
《蜀石经》从广政初年(938)始刻,至宣和五年(1123)完成,前后经历二百年。《蜀石经》经注文数达1414585字,“其石千数”,是中国历代石经中字数最多、刊时最长、体例最备、资料价值最高的一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种。刻成后立于成都府学,可谓洋洋大观,与石室、文庙,彼此辉映。为了保护这些规模庞大的石刻经典,宋神宗时蜀守胡宗愈作廊庑“石经堂”以贮之。《蜀石经》与五代所行“监本”一道,是宋人校勘经书的重要版本。
 
《蜀石经》至宋末元初已大多毁亡,其形制至今已经不能详考,后世所传唯有残石和拓片而已。《蜀石经》原石残片,乾隆四十年(1775)福安康修筑成都城时曾得数十块,后为什邡令、遵义人任思任(一作任思正)运归贵州,不知所终。抗日战争期间,为避免日机轰炸,疏散城中民众,曾经炸毁成都南门城墙,又从中发现石经十枚。今四川省博物馆藏有《蜀石经》残石六块,各有残缺,字数不等。
 
4.jpg
四川省博物馆《蜀石经》残石
 
5.jpg
四川省博物馆《蜀石经》残石
 
6.jpg
四川省博物馆《蜀石经》残石
 
《蜀石经》的拓片全本,宋时内府有拓本96册,明代《文渊阁书目》《国史经籍志》尚有完整著录,至清则唯有残卷。刘体乾所藏蜀刻宋拓本《蜀石经》,是现存最佳的《蜀石经》拓本,为宋拓本之残本合璧。此本含有墨拓本《周礼》《公羊传》《穀梁传》《左传》,又有清及近代以来名家题跋及题签、题首、观款达百余条,还有何维朴、金蓉镜、林纾、吴昌硕等十数人的绘图,为《蜀石经》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7.jpg
《蜀石经·周礼》书影
 
8.jpg
《蜀石经·公羊传》书影
 
9.jpg
《蜀石经·穀梁传》书影
 
10.jpg
《蜀石经·左传》书影
 
这是今存内容最多的蜀石经拓片,也是现存最早的宋拓本。民国时期曾有影印本传世,分装八册。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原拓从香港买回,藏于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2008年3月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兹据刘体乾藏蜀刻宋拓本采用传统线装形式影印整理。
 

文 节选自舒大刚教授撰《蜀石经提要》

 


【编辑:bashu】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扬子法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