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巴蜀全书》编纂组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首页 | 巴蜀全书 | 蜀学春秋 | 巴蜀文库 | 巴蜀资讯 | 巴蜀论坛 | 国学纵览 | 巴蜀文化 | 巴蜀名贤 | 当代学人 | 研究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 > 巴蜀资讯 > 研究信息 > 正文

《遂宁风雅》后记

  巴蜀全书网  2016-11-01     【字号 打印 关闭

 《遂宁风雅》封面1.jpg
 

明代学者何宇度《益部谈资》云:“蜀之文人才士每出,皆表仪一代,领袖百家。”清代四川学政张之洞亦曰:“蜀中人士聪明解悟,向善好胜,不胶己见,易于鼓动,远胜他省。”
 
悠悠遂宁,爰自古蜀,广汉以降,代为名邦。若论军政,武信乃巴蜀雄藩;若论经济,糖霜则甲于天下;若论人才,文端为第一清官。孰谓吾遂之不达不文乎?名郡盖善修史,存史以明渊源,述史以高意志。自两宋《遂宁志》《遂宁图经》,启遂史之编撰;明杨太史名、陈中川讲二公修嘉靖《县志》,详遂史之体例;又李贞文先生父子修崇祯《县志》,拾历代之遗珍;文端公则访南津遗稿于苏州,修康熙《县志》,今为最早存本。遂宁不宁,经典多付劫火;学人相继,矢志再振坤维。
 
今有全新之方法,其功效高于手录。而郡之学究,似未普及。或谤吾史之薄,不甚留心之故。嗟呼!吾遂之史之不修亦久矣,吾遂之史之失考亦久矣。若历代遂宁之知府、知州、知县,志书遗佚甚夥。两宋三百余年,匪特数名贤人。所谓“井喷”之论,恐待学人详考。若先正之言行,艺文之荟萃,皆待集成之作矣。欲知政治、经济相关之发展,又须实证之研究,均匪一人一力可成之。
 
兹《遂宁风雅》一书,选编历代诗人咏遂宁(含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之诗词,乃由遂郡蓬邑人胡君传淮所主持,而遂郡遂邑人陈君名扬、遂郡蓬邑人岳君敦云、遂郡射邑人李君宝山各负责选注遂邑、蓬邑、射邑之历代诗词,遂郡蓬邑人胡君云柯负责校稿。刘双霞、陈阳二女史,亦为书稿录入、校对数万字。诸位同人,衔命以来,奔波史海,耗时数月。披拣数百万言,得珍珠于一隅。偶有斩获,更新旧知,不胜欣喜。幸成兹编,得诗家370人,诗作1273首,总计40万余言,或慰前贤。是书问世,庶几张扬人文,更新思想,淳化风俗,厚利郡人。挂漏之处,尚祈郢政。
 

全体编者
 
丙申九月上浣
 

《遂宁风雅》;主编:胡传淮;副主编:陈名扬  岳敦云  李宝山  胡云柯。2016年现代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本地诗人咏遂宁》,收录诗家121人,诗作598首;下编为《外地诗人咏遂宁》,收录诗家221人,诗作637首;籍贯或姓名不清者,则纳入《附录》,收录诗家28人,诗作38首。全书合计收录诗家370人,诗作1273首。
 
 

【编辑:bashu】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 《遂宁风雅》内容简介
上一篇:《遂宁风雅》目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