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巴蜀全书》编纂组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首页 | 巴蜀全书 | 蜀学春秋 | 巴蜀文库 | 巴蜀资讯 | 巴蜀论坛 | 国学纵览 | 巴蜀文化 | 巴蜀名贤 | 当代学人 | 研究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 > 巴蜀资讯 > 学术交流 > 正文

魅力西昌座谈发言

发言人:舒大刚  巴蜀全书网  2014-08-25     【字号 打印 关闭

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也非常感谢对我的邀请!

      我曾经有幸到过几次西昌,其感觉是一次比一次好!第一次是新奇,第二次是亲切,第三次是神奇。第一次到西昌,我陪一位北京朋友来,当时正是彝历年,我们被热情的彝族朋友邀请到家里,享受了最高礼节的接待,对这方的风土人情十分“新奇”。说起“亲切”,是因为我与西昌的朋友一见如故,再见莫逆,现在已成推心置腹的朋友了。说起“神奇”,是因为我随着对西昌了解的加深,越来越为这方山水、人情和文化着迷,感到欲罢不能了。这也许就是西昌的魅力!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与《品味西昌》的记者朋友和编辑先生有过一些接触,我曾以“天地人文”来概括西昌的优势,认为西昌在四川,甚至在中国的城市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及文化,这是我们要体味“魅力”西昌、突出西昌“魅力”的原因吧,这也是西昌真正的魅力所在。

      西昌的魅力,首先在它的晴空、蓝天和气候。有人说,西昌“真是一个美得令人醉心的地方,有适宜的温度、明媚的阳光、盛绽的花儿、绿绿的群山、清悠的邛海,山水相融、自然和谐,置身其间,使人留恋忘返”。这一点不夸张。而造就这所有的美好的恰恰首先就是西昌的“温度”和“阳光”。就气候的舒适性和纯净度而言,这里一年四季如春,晴空万里,空气清新,很少污染,白天是娇阳灿烂,晚上又皓月当空,令人神清气爽。再加上百谷自生,鸾鸟自鸣,人物安处,万类和谐,真是一个天然和美的地区,得天独厚的乐园,这在蜀中,岂有第二?

      西昌的魅力,在于它的绿野、大地和山川。这里地处蜀中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不仅物产丰富,而且风景如画。紧靠城边的泸山,山峦奇秀,古木参天,翠屏天然,而且灵秀钟毓,仙气缭绕,祥云蔚然,儒庠道观,梵宇佛宫,各据幽境,三教共融,相得益彰,是令人神往的精神家园。稍远的螺髻山,奇峰如林,湖海棋布,有七十二峰、五彩海子、杜鹃花林、瀑布温泉、古遗冰川等天下“七绝”。更有亦文亦景的大螺髻山,自然与人文交融,拥有“十二佛洞,十八顶,二十五坪,三十二天池,一百单八景”之称。城边的邛海,更是天光云影,一碧千顷,水质清澈,恬静妩媚,让人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

      西昌的魅力,还在于它的人民。这里有汉、彝、藏、回等20余个民族,皆各具神态,和睦共处。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来,各族先民生活和劳作于这片土地上,对此方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无论是西汉的邛都、越西郡,还是唐代的建昌府,元代的建昌路,明代的建昌卫,清代的西昌县,还是今天的凉山州、西昌市。历史在这里一代一代演进,文化在这里的一茬一茬地孕育,文明之花在这里一波又一波绽放。其间也有开边拓土的筚路篮缕,铁马金戈的血洒疆场,甚至不免生生死死,悲悲喜喜,恩恩怨怨,但是无论是谁在主政,又是谁在宣战,其结果都达致了各族的共存,各族的融合,他们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共同努力才形成了今天美丽富饶的西昌。这里的人民,让人敬佩,这方的历史,令人陶醉。

      西昌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文化。这里固然有丰富的地矿资源、农业物产和现代科技,也有“四张名片”、“八大殊荣”,但是我特别看重它的文化资源。人类一切活动都终将积淀为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文明情态。文化无优劣,文明有早晚,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文明却有高下,文化也有先后。我曾经蒙罗开莲主席相赠《彝族习惯法》,从中初步了解到古老彝族人民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人文法则,处处体现出彝族人民悠久的文化和高深的文明。其中重视人文、强调诚信、注重家支、讲究秩序、尊重妇女、关爱老幼、重德尊贤、精神超越等,既有与儒家思想、汉族文化相通之处,也有其自身特色和独到之处。其他各族也大致如此,都在这里演绎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独特而优秀的文明形态。尽管其间不免存在历史的局限性,但无疑都丰富和充实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也为当今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资源和重要的软实力,值得大力提升和开发。

      “天地人文,魅力西昌”,这是我的感受和认识,也是我寄予西昌人民的祝愿和期望。西昌有得天独厚的天时,独一无二的地利,和谐相处的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是西昌的魅力所在。我们品味西昌,就是要品味它的天地人文。我们赞美西昌,也是要赞美它在天地人文方面的独特优势。我们陶醉西昌,也是因他的蓝天、绿野、人情和文化。当我们朝思暮想西昌,念念不忘的还是西昌的天地人文。我们再三再四地光顾西昌,也是钟情于这里的天地人文!

      衷心希望西昌人民在新的时代里,特别是在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大繁荣,文化大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大中国梦的进军声中,自觉这份魅力,自爱这份优势,自珍这份实力,自我开发好这份资源!愿西昌人民,保持优势,发挥独特,长享资源,永葆魅力!魅力西昌,魅力就在“天地人文”!

      谢谢大家!

      (舒大刚,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古籍所所长。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儒藏》主编,国家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总编纂。)
 


【编辑:bashu】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上一篇: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巴蜀哲学与巴蜀文献”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