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巴蜀全书编纂委员会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首页 | 巴蜀全书 | 蜀学春秋 | 巴蜀文库 | 巴蜀资讯 | 巴蜀论坛 | 国学纵览 | 巴蜀文化 | 巴蜀名贤 | 当代学人 | 研究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 > 巴蜀文化 > 味在巴蜀 > 正文

光绪传下的“麻婆豆腐”

张宇光  《读书文摘》2013年第6期  2013-06-19     【字号 打印 关闭

  四川名菜麻婆豆腐深受食客欢迎。一碟用猪肉末(或牛羊肉末)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红椒油、豆瓣等作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浓、辣、软、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麻婆豆腐因何得名?至今四川成都仍流传着一个故事。 
  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温掌柜,有个满脸麻子的女儿,名叫温巧巧。她成年后嫁给马家碾一个油坊掌柜陈姓男子。十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运油工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帮助她们。巧巧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的,所以送来的菜常有豆腐和羊肉。巧巧就把碎羊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拍手叫好。于是,姑嫂俩就把住屋改成店铺,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徕顾客。由于价钱不贵,味道又好,生意颇兴旺。巧巧寡居后没改嫁,一直以经营羊肉豆腐来维持生计。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流传至今。 
  (选自《吃到公元前:中国饮食文化溯源》/张宇光 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编辑:邹艳】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上一篇:江津白酒:酒香飘了一百年(图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